close
Blogtrottr
創業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All Tech news in ONE place

Tired of browsing thru hundreds of RSS feeds? Try Techi. All the tech news from around the web in ONE place, including exclusive articles. Daily newsletter.
From our sponsors
創投公司加盟創業人才引進的常州探索 - 新華網
Oct 11th 2013, 03:17

  當前,各地招才引智新招迭出。常州市發揮創投公司的作用,提高創業人才引進的科學性和成功率,創新了引才思路。

  2006年9月,常州開始全面實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先後引進8批人才,共645人,有70%的項目正式落戶。和其他地方一樣,常州也是按政府主導模式來操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政策的具體展開,一些問題浮出水面。首先,項目由政府組織的專家、領導和有關部門來評審,對人才帶來的國際前沿的高端項目並不能十分準確作出評價。其次,專家評技術,政府定資助,往往很難準確地捕捉市場的風向。再次,創業投資單一地由政府資助,資助額度較小,單體扶持力度不足以支撐高新技術企業的持續發展。同時,政府主導模式還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引進的人才對政府的依賴性太強,項目發展完全靠政府支持。種種原因,使得引才工作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一個具體的政策在一定時間內擁有其特有的生命力,而過了時間節點,其優勢漸漸衰退,這就迫切需要對這一政策進行完善和提升。

  常州決策層經過廣泛調研,深入論證,最後形成共識:政府政策引導固然重要,但是就投資領域而言,市場應當也應該成為真正的風向標。推行市場判別優選人才機制,將人才項目的評判權還給市場,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各要素既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

  眾口爭議了多年的市場主導,如何在人才引進工作中真正落到實處?幾經選擇,常州找到了突破口:吸引創投機構全程參與人才引進的評價、投資和跟蹤管理。對于市場的敏感性,創投機構遠比政府要準確得多。創投看好的項目會更有市場,創投願投的項目會更有前景。創投機構具有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創投機構參與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的融資,用其長期積累的經驗、知識和信息網絡可以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更好地經營企業。引入創投機構,不但可以運用其對市場需求的把握來決定投資方向,還可以引入社會資金,改變以往“人才+項目”的模式,從而形成“人才+項目+資本”的新型模式。

  2011年,在“龍城英才計劃”新聞發布會上,常州鄭重承諾,對于引進的領軍型人才創業A類項目,給予5000萬元以上的股權融資和300萬元的創業資金支持;B類項目,給予1000萬元以上的股權融資和300萬元的創業資金支持;C類項目,給予100萬元-300萬元的創業資金支持,同時3年內免費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創業場所和100平方米的住所。其中,市重點企業和創投機構投資在4000萬元以上的領軍人才創業引進項目,列為領軍人才創業A類項目,國有資本跟進投資1000萬元;創投機構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列為B類項目,國有資本和政府引導基金分別跟進投資300萬元和200萬元,並且均給予300萬元創業資金資助。對已落戶的領軍人才創業企業,創投機構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列入培育支持計劃,國有資本和政府引導基金分別跟進投資300萬元和200萬元。

  “龍城英才計劃” 改變了過去政府單一主導人才引進工作的不足,探索了一種“政府+市場”的投入機制。在招才團隊初判、技術專家初評、落戶園區初審、職能部門把關的基礎上,突出創投機構和重點企業的判別,形成“4+1”模式。人才引進來以後,政府部門將人才項目向創投機構和重點企業進行實時推薦,對他們看好並實施投資的人才項目,政府實行“你投我獎”和跟進投資,出現風險,政府則一起承擔。對產業方向明確、技術處于前沿,但創投機構和重點企業一時未“相中”的項目,由政府資助孵化,發展成效初顯時,及時向市場推薦,對接成功後同樣給予大力支持。

  與此同時,常州與富達、晨興、金沙江、賽富等100多家國內外知名創投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由其幫助引進項目、判別項目、投資項目、管理項目,不斷提高人才項目的質量和產業爆發能力。通過整合資源,集中力量進行拉網搜索人才項目源,鎖定符合常州需求的人才項目,對優質人才項目及時聯絡跟進,對重點人才項目開展聚焦式攻關引進,全力推進重大、重點人才項目的引進和落地。

  新的機制使人才引進工作從政府的“獨角戲”變成了政府、創投機構、本地重點企業和引進人才的“合唱團”。現在,由創投機構投資的領軍人才創業重點企業遍布常州,其中14家年銷售過億元。而常州只用了2.8億元的財政資金,就撬動了近30億元社會資本,平均每家扶持資金超過3500萬元。

  創業人才引進,不能為引進而引進,關鍵是人才帶來的項目要能落地生根、做大做強,進而帶動本地產業發展。實現這個目標,單靠政府大包大攬是不夠的。必須充分放大政府資金的杠桿效應,通過調動各類社會資本共同投資人才項目來增加創業投資供給,進而將人才和技術用資本進行催化生成巨大的社會財富。常州的實踐證明,一旦形成了好的機制,社會資本就會在政府財政扶持的刺激下從“休眠態”轉變為“激活態”,二者的合力將像催化劑一樣,大大加快創新資源、政策資源、產業資源、市場資源的融合。這也正是常州創新引才機制的意義所在。

  王文一 陳偉齡 (第一作者單位:中共常州市委組織部)

>>>點擊進入新華網人才頻道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urakii3007 的頭像
    kurakii3007

    創業網|加盟創業網|104創業網

    kurakii3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